防水耐腐蝕抗磨粘結料的施工工藝直接影響其粘結效果和設備使用壽命,以下是針對電廠撈渣機防磨襯板粘結的典型施工工藝步驟及關鍵要點:
一、施工前準備
1. 基材表面處理(關鍵步驟)
目的:去除表面油污、銹跡、氧化皮、灰塵等雜質,提高粘結料與基材的附著力。
方法:
清洗除油:用丙酮、乙醇或專用金屬清洗劑擦拭表面,徹底清除油污和水分,確保表面干燥、無污染物。
檢查標準:基材表面應露出金屬光澤,無可見雜質,觸摸無油膩感。
2. 襯板預處理
陶瓷襯板 / 金屬襯板:
清除襯板粘結面的浮塵、脫模劑等,若為陶瓷襯板,可先用砂紙輕度打磨粘結面,增加粗糙度。
對襯板進行預排版,標記安裝位置,確保拼接整齊,減少縫隙。
3. 材料準備
粘結料調配:
按說明書比例混合有機膠粘劑(如環氧樹脂 + 固化劑)或無機膠粘劑(如陶瓷膠 + 溶劑),使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避免混入氣泡。
調配量需根據施工速度控制,避免凝固浪費(通常單次調配量在 30 分鐘內用完)。
工具準備:
刮膠工具(不銹鋼刮刀、橡膠刮板)、計量器具(電子秤)、手套、防護眼鏡、吹風機(用于干燥表面)等。
二、粘結料施工操作
1. 涂膠工藝
涂膠方式:
點涂法:適用于小塊襯板(邊長≤100mm),在襯板粘結面均勻涂抹多個膠點,膠層厚度控制在1-3mm,中間厚、邊緣薄。
滿涂法:適用于大塊襯板或平整度要求高的場景,用刮刀將粘結料均勻涂抹在基材和襯板粘結面上,確保無漏涂、氣泡,膠層厚度一致。
注意事項:
涂膠后需在活化期內(如環氧樹脂膠通常為 20-30 分鐘)完成襯板貼合,避免膠料初凝。
若環境溫度低于 5℃,需對基材和襯板預熱至15-25℃(可用電加熱毯或紅外燈),以保證粘結料固化效果。
2. 襯板安裝與定位
貼合操作:
將涂膠后的襯板對準預排版位置,迅速貼合到基材表面,施加適當壓力(可用橡膠錘輕敲),使粘結料充分填充界面,排出空氣。
對于多層襯板或復雜結構(如彎頭、轉角處),需從下往上逐層安裝,確保上層襯板不擠壓下層。
定位固定:
采用臨時夾具(如磁鐵、螺栓壓板)固定襯板,避免移位,直至粘結料初步固化(如環氧樹脂膠需靜置 2-4 小時)。
相鄰襯板間縫隙用粘結料填充刮平,防止灰渣嵌入。
三、固化與養護
1. 固化條件控制
常溫固化:多數有機膠粘劑(如環氧樹脂)在25℃±5℃、相對濕度≤70% 條件下,需24 小時達到初始強度,7 天達到完全固化強度。
加熱固化:若時間緊迫,可采用加熱養護(如電加熱帶包裹),溫度控制在60-80℃,持續 2-4 小時,加速固化(需參照膠粘劑說明書)。
無機膠粘劑:如陶瓷膠,需在常溫下自然養護3-5 天,避免接觸水或振動。
2. 養護要求
固化過程中避免碰撞、振動或水沖刷,確保粘結界面不受干擾。
養護完成后,檢查襯板粘結牢固性(用敲擊法,聲音清脆表示粘結良好,啞聲表示空鼓),對空鼓區域需拆除重粘。
四、質量檢測與驗收
1. 外觀檢查
襯板表面平整,無明顯歪斜、錯位,縫隙均勻,粘結料無流淌、缺膠現象。
表面多余粘結料需清理干凈(可用溶劑擦拭或機械打磨)。
2. 粘結強度測試
對于重要部位(如落渣口、彎頭),可采用超聲波檢測內部粘結密實度。
3. 耐水 / 耐腐蝕測試
模擬撈渣機運行環境,對施工區域進行水沖刷試驗,檢查無滲漏、襯板無松動。
必要時進行鹽霧腐蝕試驗,驗證長期耐腐蝕性能。
五、施工注意事項
安全防護:
有機膠粘劑揮發物可能刺激呼吸道,施工需在通風良好環境下進行,操作人員佩戴口罩、手套和防護眼鏡。
避免粘結料接觸皮膚,若不慎接觸,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必要時就醫。
環境控制:
雨天或基材表面潮濕時禁止施工,環境溫度宜控制在10-35℃,濕度≤85%。
冬季施工需采取保溫措施(如搭建臨時暖棚),夏季避免陽光直射導致膠料過快固化。
特殊場景處理:
若基材為鑄鐵等多孔材料,可先涂覆一層底涂劑(如環氧樹脂底膠),填充孔隙,提高粘結力。
對于厚大襯板(厚度>50mm),可在粘結料中添加金屬錨固件(如不銹鋼銷釘),增強抗剪切能力。